2014年12月8日 星期一

(轉載)三乘菩提概說第15集─佛法八正道之正定、正精進

轉載自: 佛教正覺同修會   http://www.enlighten.org.tw/dharma/6/15
三乘菩提概說第15集
由 正緯老師開示:佛法八正道之正定、正精進
三乘菩提概說影音連結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大家繼續收看「三乘菩提概說」。今天我們繼續要跟大家講,出世間八正道或者是說佛法八正道裏面的「正定」跟「正精進」的兩項內容。
我們說一般來講,我們在看到「定」的這個字眼,其實一般大家先入爲主的概念,或者是說過去所知道的概念,其實很多時候也都有所謂「定」的這件事情。比方說在《大學》裏面就有講了,所謂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那這段話呢,《大學》裏面的話,可以說在中華文化的裏面可以說是紮根是紮得非常地深、非常地牢。所以,一般人對於靜所得到的理解呢,也就說,如果我們靜下心來,靜下心來之後自然思考就能夠更周全、更沒有所謂的障礙,然後這樣子就更能夠把現前的事情處理好;這個就是我們一般人對於「定」這件事情所知道的事情,所知道的境界。
不過在佛教裏面,我們談定這件事情其實談得更深入。我們在佛教裏面講說,定就是所謂的制心一處,令我們的心安住,不掉舉,不散失。那麼這件事情,往往在佛教裏面談到定,往往也會談到說怎麼樣去真正達到制心一處或者令心安住的方法,有一些方法可以讓大家練習。就比方說,比方說在打坐裏面來講,打坐的時候,透過各式各樣的打坐的行門,透過這些行門的反覆練習之後,我們就能夠在打坐之中越來越消除我們的妄想,讓我們的心念越來越集中在我們應該要集中的這個禪定的境界。所以,佛教對於這個部分是有完整的論述的。
但是,當然我們不免也要跟大家提,就是說關於說打坐的這件事情,其實它只是一個工具而已;並且打坐的這件事情並不是佛教的專利,因爲當時在佛教在我們的 佛陀那個時代,同時跟佛教同時的其他的教派,其實也都有許多的人在進行打坐;並且有許多的這些教派,也都透過打坐達到了世間人所能想像的禪定的最高境界。所以我們要跟大家講說,雖然說一般人常常會看到說,以爲打坐那就一定是佛教;可是我們要提醒大家,其實打坐這件事情並不是佛教的專利,佛教真正可貴、真正殊勝的地方是在於說,以禪定作爲一個工具要達到解脫。所以在佛世那個時候,佛陀有許多的弟子,其實都已經在各派裏面都已經修練到世間人所能想像到的最高的禪定了;可是即便他已經修到了世間最高的禪定,可是他依然是不能解脫的;一直要等到他們見到了 佛陀,聽到了 佛陀的開示之後,才真正掌握了解脫的關鍵,所以那個時候才是真正的,這些人真正的進入佛教的開始。所以我們要提醒大家,光憑打坐不能夠說打坐的就是佛教徒。
除了我們常常看到的打坐之外,其實如果我們從制心一處、令心安住的這個觀點,或者從心得決定的這個觀點來看,其實不止是打坐,乃至於我們一般的行、住、坐、臥,或者我們在平常在思惟讀經的時候,或者我們平常在禮佛拜佛的時候,也許我們在這些的當下,每作這些事情的時候,其實我們的心都是很安定的。比方說,如果我們在讀《金剛經》的時候,我們的心完全都放在經文上面,沒有顯著的妄想來讓我們的思緒飄走的話,我們也可以說,這個時候是讀經的所得到的一個定、一個定;因爲那個狀況就是一個……心就是安住於《金剛經》之上。又或者我們在禮佛拜佛的時候,如果我們在禮佛拜佛的時候,一心都只是憶念著佛的話,這個時候當然也都是一種很具足展現了所謂的定的境界;因爲這個時候,我們的心確確實實就是因爲安住在憶佛的念頭裏面,不會有其他的妄想,自然這個是所謂的定的具足展現。
所以從這個立場來看,定,既然這個禪定這件事情並不僅是打坐而已,那麼所關於行住坐臥、關於讀經、關於憶佛拜佛的這些事情,這些事情都是所謂的在動中我們能夠維持令心安住,制心一處,或者令心得決定。所以我們談到的是說,其實除了靜中打坐之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內涵,更重要的內涵就是所謂的動中的定——動中的定力。
那麼關於動中的定力呢,我們正覺同修會在動中定力方面,我們在這方面可以說我們有累積了相當的心得。我們在開設的禪淨班裏面,有循序漸進地教導學員,怎麼樣透過一定的方式來養成動中的定力。並且這個動中的定力,正因爲它是在動中能夠成就禪定的境界,所以這個動中的定,比靜中所養成的定力的功夫,更能夠應用在我們日常生活之中。那我們想一想,我們現在所面對的許多的煩惱,這些煩惱哪一樣不是因爲我們跟周遭的環境互動,所以才會有這些煩惱呢?所以,這些的煩惱其實具足地展現,就是在我們跟衆生、跟周圍環境互動之中。如果我們能夠在跟衆生互動、跟環境互動的過程中,若能夠恰如其分地用動中的,施展我們動中的定力的話,那麼很自然的,我們就能夠用這個力量來對治我們相應的貪瞋癡、相應的煩惱;這個比靜中的定要得力太多太多了!
我們在同修會裏面,我們許多的禪淨班教導的實證都顯示,動中定才是幫助大家對治煩惱一個有效的方式。如果大家沒有機會參加正覺同修會的禪淨班的話,各位觀衆可以選擇直接去閱讀 平實導師所寫的兩本書:一本叫作《無相念佛》,另外一本叫作《念佛三昧修學次第》。在這兩本書裏面,平實導師都已經把動中定、養成動中定應該作的功夫,都毫不保留地都寫在書裏面。所以如果您有緣的話,並且您也願意按照書裏面所講的程序一一去作的話,相信您很快也會體會到,動中定對於對治煩惱,乃至於減輕、消除煩惱所發揮的巨大功效。當然,如果您希望說除了自己看書之外,也能夠進一步來一起共修的話,那當然是最好,因爲這個是成就動中定最迅速的方式。
所以總結來講,我們說剛才講的定的事情,我們講的「定」,不止是打坐而已,其實還包括了我們在日常生活、一切活動當中所應該有的動中的定的力量;那麼這個動中力量在對治煩惱上面,遠比靜中打坐要更有效。
我們如果再回頭來看正定的內涵的話,我們可以把它歸結起來看,要有正定,這個意思就是,希望我們在平和的時候,我們希望能夠維繫專注於所謂的正念,然後以之來深入體會佛法;也就是,定是爲了要讓我們能夠持續專注於正念。那麼正念呢,正如同我們上一次講的,正念可以是解脫道裏面所談的四念處觀,也就是身、受、心、法四項的行門;可是如果我們更進一步的話,其實正念更可以放大到整個佛法的範圍來看,也就是時時以衆生的法身慧命,時時以衆生的究竟福祉,念茲在茲,掛在心頭。所以這個時候,我們自然會在這個原則的指導之下,會希望自己要能夠掌握佛法的正見;並且也希望把佛法的正見也能夠傳播給其他人,跟其他人分享,讓其他人也一起能夠領會佛法的勝妙。所以,這個是正定在平和的時候最重要的用處,就是能夠維繫專注正念。
然而除了這個之外,正定也有一個重要的功用,就是當有境界考驗的時候,由於定的力量,可以使我們的心不會完完全全受境界的左右,我們就有機會能夠逐步地減輕心隨境轉的種種的紛亂;甚至我們哪怕有境界考驗的時候,我們也能夠透過定的力量,能夠讓我們自己迅速回歸到正念。這是正定的第二個用途。
當然第三個用途,講到了就是在臨終往生的時候。比方說如果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話,如果臨終的時候,如果是完全的這個昏昧、昏暗的時候,沒有辦法憶念 阿彌陀佛的時候,這個時候自然而然就沒有辦法往生極樂世界。所以關於這個部分,如果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時候,平時就應該要鍛鍊正定的功夫,讓自己即便是臨終往生的時候,還能夠一念乃至十念清晰地憶念 阿彌陀佛。這個時候只要能作到這樣子,依照 阿彌陀佛所發的悲願,祂必然現前來接引我們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繼續修習佛法。所以,這個是正定講的它在不同狀況下所發揮的功用。
一般我們在談正定的這件事情的時候,一般人都會很習慣的把正定這件事情,定的這件事情,都把它的重點放在掃除妄念。也就是一般人會覺得說,就好像妄念在我們的心裏生起的時候,我們要儘量的好像是拿着掃把把它儘力地掃出去;或者又譬如說是,好像是要把它壓制下去,讓妄念不要生起一樣。但是實際上來講,就我們實際體會的心得來講,就功法的部分、實踐的方法的部分來講,它的重點其實不在用力去對治妄念;它的重點反而是用功在什麼呢?繼續使自己淨念相續,或者一念相續,或者正念相續。當然這個部分,其實它的意思就是說,我們不要把力氣放在如何去掃除妄念,如何去對治妄念;而是在我們用功的時候是要著重在:到底眼下的清淨的這一念是不是能夠繼續相續?只要它能夠繼續相續,哪怕周圍有來來往往的妄念其實都沒有關係。這個是我們在修學的功法上面應該要提醒大家要注意的地方。當然這裏面的重點就是要恆常練習,常常找時間練習;當然這個就是回歸我們等一下會說的正精進。這個是功法的部分。
至於正定的心法的部分的話,我們要瞭解到,所有一切的妄念的起源,其實都是在於我們有重重疊疊的煩惱,所以才會有妄念。所以,真正要對治妄念,不是在我們在學習禪定的時候,然後用力去壓制這些妄念,希望讓妄念不生起來;其實,反而是要在我們平常一切的日常生活,都能夠想辦法減輕煩惱,對治煩惱,乃至於對最後能夠心得決定。
那麼如何能夠正確地對治煩惱,乃至於說減輕或者降伏煩惱呢?當然它的重點就在於:我們要知道什麼是煩惱的關鍵,我們要能夠掌握什麼是對治煩惱的關鍵。所以,這裏面又回歸到我們之前講的佛法的正見、正思惟、正念;並且除了正見、正思惟、正念之外,這裏面當然跟我們前面講的正語、正業跟正命也都有關係;因爲這些正語、正業、正命,正是爲了要減少我們在學佛上面的遮障。所以,如果我們正確地掌握了煩惱的關鍵,並且同時減少遮障的話,自然而然煩惱就會越來越淡;一旦煩惱越來越淡,我們就很自然會發現,在練習禪定的時候,這個時候妄想就越來越輕、越來越淡;乃至於說有些人就能夠自然成就一念相續,並且是淨念相續的這美好境界!所以我們在這裏提醒大家,真正要對治妄念,其實要從減輕煩惱著手,而不是一味地在修習禪定的時候想辦法壓制它。
關於這個正定的部分,我們就是以上述的所說,來讓大家來提供大家參考。
至於正精進的部分,一般在說到正精進的時候,一般都是以四正勤來說的。四正勤談到的範圍就是:如果是屬於善法的話,如果是已經發起的善法,那我們要讓它增長廣大;如果還沒有發起的善法,我們要自己要盡力地讓它的善法能夠發起。相對來講對於惡的部分呢,如果還沒有生起的惡念,我們當然要盡力防止它生起;但如果已經發生的惡念或惡行,那我們就要懺悔,要彌補,並且下次千萬不能再犯。這個就是一般四正勤的最通俗的解釋。
不過在我們這裏,我們也進一步地勉勵大家。關於正精進的這件事情,如果我們放在我們學佛的利益這個方面來講,我們也要勉勵大家,就是說學佛,回過頭來如果要好好學佛的話,我們最好希望大家,不要把學佛只是當成一般的知性休閒的活動;因爲佛法其實不是心理輔導,佛法也不是所謂的知性的小說;如果您只把它當作一般您有閒暇的時候稍微翻一翻而已的話,那這個時候相信您會錯失了佛法裏面許多美妙之處。並且我們要進一步地告訴大家,佛法一定是可以在行住坐臥的日常生活間,分分體會,分分發揮功德受用的。這個就包含了,比方說我們在面對日常生活的時候,透過解脫道的修習,正確掌握解脫的原理之後,讓我們可以解脫煩惱;甚至我們如果也能夠掌握佛菩提道的義理,在斷我見之後,進一步明心乃至於見性之後,我們更可以在種種的境界,或者是在諸法之間能夠得到自在。這個部分,顯然都不是我們一般在閒暇的時候,只是拿起小說來看的心情能夠達到的。
所以,我們對於這方面,反而是除了四正勤的意義之外,我們在正精進這件事情上面,希望進一步地勉勵所有電視機前的觀衆,我們說佛法真的是很好,可是希望大家真的要親身來學;而且,學的時候希望大家多精進一些,別只是把它當作一般的知性小說閱讀而已。
如果您也同意這樣的見解的話,我們更進一步,在正精進的這個上面仍然要給大家建議。我們說自己努力地修習佛法不是不可行,可是自己學習的話,裏面有很多的盲點;你碰到盲點的時候,往往也只能夠用自己習以爲常的這些知識去解釋去理解它,久而久之你會形成一個封閉的體系,最後變成畫地自限;然而,這個時候你可能已經離真正的佛法已經很遠了。所以我們說,自己修行不是不可行,但是會很辛苦;並且到最後萬一又變成了自己自說自話、畫地自限的話,那花了這麼多時間,其實是很可惜的事情。所以,在正精進這一邊我們要給大家建議,希望大家能夠想辦法去親近善知識跟正法的道場,來學習佛法的正見。
這裏當然我們又再次提到了正見的重要性,因爲即便是選擇善知識跟選擇道場,也都是要以正見當作唯一依歸的。比方說解脫這件事情,當然就一定要回歸怎麼斷我見,並且要能夠具體地說出斷我見的方法,這個才是善知識所當爲,這個才是一個正法道場所應該傳播的。
除了親近善知識跟正法道場之外,我們也希望大家精進再精進,希望大家能夠撥出時間定期參加共修,因爲共修的力量是非常大的。往往我們自己學習的時候,我們有許多的時候會因爲週遭發生了種種生活中的難事,而不禁打了退堂鼓,也許我們常常會因爲,比方說天氣不好,或者自己的身體稍微有一點不舒服,就想說那我是不是就先休息一陣子;可是藉由透過定期參加共修的力量,就是可以提供給我們繼續往前進一個最好的幫忙。除了這個之外,我們也希望大家在精進這方面,能夠作到每天固定撥出時間進行正思惟、正念乃至於正定;每天撥出時間作思惟跟練習這個正定,或者養成正確的心念,這些事情才會讓我們在佛法上面走得很穩固。
那最後也勉勵大家,如果您能夠參與持戒的話會是更好的一個幫忙;因爲持戒這個部分也牽涉到正念、正定,當然也牽涉到正語、正命跟正業。
所以,以上就是我們關於正精進給各位菩薩的建議。今天我們就先說到這裏。
阿彌陀佛!

三乘菩提概說影音連結

正覺教團法界弘法

正覺教團弘揚「如來藏正法」| 佛教正覺同修會全球資訊網
(更多內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