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22日 星期三

(轉載)念佛法門第38集:觀像念佛(三)


轉載自: 佛教正覺同修會   http://www.enlighten.org.tw/dharma/3/38
三乘菩提之念佛法門 第38集
由正文老師開示:觀像念佛(三) 

三乘菩提之念佛法
第38集 觀像念佛(三)
正文老師主講
各位電視機前的菩薩
阿彌陀佛!
我們這一集要繼續跟各位來分享觀像念佛法門。那我們上一集跟各位說明到,大精進菩薩思惟「如此畫像非見非聞,非嗅非嚐,非觸非知,非出息非入息;一切諸法,亦復如是無有知者。」也就是說就像這個畫像一樣,它沒有見聞覺知的,它是沒有眼耳鼻舌身意,沒有色聲香味觸法。雖然有這個形象,但是沒有眼根的作用,乃至於耳根的作用,乃至於意根的作用,也沒有辦法去觸色聲香味觸法,所以就像《心經》裏面說的:「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能夠知道法的是我們的覺知心,但是法本身是不自知的,法法如是,法法皆是不自知。不論是善法、惡法、工巧、無記法,或是十八界法、或是涅槃法,法的本身它都是不自知的。能夠知道法就是我們的覺知心,那就像這個畫像一樣,它是非見非聞,那法也是非見非聞的,法也是沒有見聞覺知的。
那緊接著 大精進菩薩繼續這樣的思惟,繼續這樣子作思惟:「如此畫像非欲界攝,非色、無色界攝,一切諸法亦復如是。」(《大寶積經》卷89)也就是說,就像這樣子的一個畫像一樣,它不是欲界所含攝的,也不是色界所含攝的,也不是無色界所含攝的;一切諸法也是這個樣子,一切諸法也像這個畫像一樣,不是色界所含攝的,不是無色界所含攝的,不是欲界所含攝的。因為這個畫像它是紙畫的,它本身並沒有欲界的欲的需求,也沒有色界的福報和禪悅,也沒有無色界的心的活動,所以它並不是欲界所含攝,也不是色界所含攝,也不是無色界所含攝。那三界眾生處於欲界、色界還有無色界,才會有這樣的需求,因為不離五陰。因為有了五陰,才會有欲界、色界、無色界;欲界、色界、無色界都不離五陰的作用,不離五陰其中任何一一陰的作用,所以才會有這樣的需求。只有意識的覺知心、只有五陰,才會是欲界所含攝,無色界所含攝,色界所含攝,但是這個畫像並不是五陰,所以不是三界所含攝。那一切諸法也是這樣,它並不是五陰,並不是三界,三界法是眾生能知法,但是法並不自知,法不知道所有的欲界、色界、無色界。所以「事有分別,理不離如。」「事有了分別」是因為我們欲界有欲界的需求,所以有事相上的分別。但是真如理體同時有這樣的,同是一個真如的本體,所以三界雖然有別,但是能夠同入涅槃門。不是說你必須要打坐修定到色界才能夠進入涅槃的境界,欲界念佛一樣能夠入到真如理體,入到涅槃的境界,那參禪一樣能夠證悟真如本性,入到真如理體。所以,這是所有的三界眾生都不離這樣一個真如本體,但是又現行於三界裏面。

(更多內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