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9日 星期三

空性之實證(轉載)


大乘法卻不是只有講二乘法的蘊處界的空相,除了二乘所講的「空相」以外,也講「空性」。空性就是我們大家都有的真如正理的本體:我個人有這個理體,你身上也有你的真如本性,這個叫做「空性」。大乘佛法的困難,就在於這個空性的觸證非常困難,這個空性真如的觸證,也就是禪宗講的明心—開悟。所以空性則有自性故─有迥異於蘊處界之自性故,是出三界之無漏自性故,是無餘涅槃之自性故,依所生蘊處界而顯現三界中之出三界自性故。但是誤會佛法的人所說的虛空之性─空性─為什麼說是頑虛呢?是因為全無一絲一毫的功能與作用,只是一無所有──空無;至於如來藏雖然也叫作空性,卻不是如同頑虛一般全無所有,而是有作用的,正是一直都有這個無形無色的心在不斷地運作著;因為不是一無所有,所以如來藏空性不是頑虛、頑空。而能見之性卻必須依靠自己與所見物之間都無阻隔,才能看得見,所以得要有頑虛的空無之性才能看得見所見之物。
所以《唯識述記》云:「二我既空,依此空門所顯真如為其自性。梵云瞬若,此說為空。云『瞬若多』,此名空性。如名空性,不名為空;故依空門而顯此性,即圓成實是空所顯。」以空性非形非色,能生諸法,不同於空,故不言空,言於空性。是故空性非是虛空,不可錯執。而且《述記》亦云:【真如是空之性,非即是空,空為所由如方顯故,如體空者,何所妨也﹖真如離有及離無相:若言於空,雖離有相,非離空相;故此「空」言非真如體,故致「性」言,深為有用。真如離空,名「有性」;真如離有,名「空性」。病多起有,但說空門;若空病生,亦立有性。】是故空性非謂空無或虛空也。
(節錄自平實導師 著,《楞伽經詳解》第六輯、《楞嚴經講記》第三輯,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及《大乘無我觀》、《平實書箋》,佛教正覺同修會)

正覺法相辭典總表連結

正覺法相辭典 | 正覺 | 空性 | 法相辭典


轉載自正覺同修會全球資訊網 http://www.enlighten.org.tw/dictionary/2/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